当前位置:急性外耳道炎 > 疾病预防 > 掏耳舒服潜在风险可不小 >
掏耳舒服潜在风险可不小
洗完澡耳朵进水了,掏一掏;游好泳耳朵进水了,掏一掏;耳朵痒了,掏一掏……有些人甚至将其作为一个“爱好”,觉得掏一掏耳朵很舒服。然而,耳鼻咽喉科专家指出,掏耳朵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可能引起大麻烦。
//英国男子掏耳引出大麻烦//最近一位英国男子的遭遇,引起英国国民医疗系统(NHS)的注意,提醒大家不要养成用棉签掏耳朵的坏习惯。
这位男子在五年前陆续出现左侧耳痛、头痛等情况。而今年,男子经常恶心呕吐,甚至出现了短时间的意识不清。经医生检查,他已患上了坏死性外耳炎。而由于该男子的炎症拖延了太久,已经向脑部延伸。医学团队的CT扫描显示:他的头骨下靠近左耳道的位置有两块充满脓液的肿块,再晚治疗情况就危险了。为消除感染,医生进一步寻找致病的根源。终于在脑成像的帮助下发现男子的耳道中有一个异物,经过鉴定,导致严重感染的东西是一小撮棉花。男子承认,他有洗完澡用棉签清理耳道的习惯,但从没有想过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掏耳朵是引起外耳道炎常见原因//复旦大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舒易来告知,外耳道炎是耳鼻咽喉科非常常见的疾病。
临床多见的是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内的灼热感、疼痛,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可以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如果急性期未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有可能迁延不愈变为慢性外耳道炎。
除了细菌可引起外耳道炎之外,有部分外耳道炎是真菌引起的,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以耳朵痒、耳内潮湿为主要表现。
英国男子所遭遇的是外耳道炎最严重的并发症,特殊的细菌可以破坏外耳道,由于耳朵上方就是颅脑,就会向颅底扩散而侵犯颅神经、大脑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栓塞等颅内并发症,发生致命性的威胁。报道中可见男子喜欢掏耳朵,且有棉花残留在里面,异物存在一直引起炎症。
舒医生指出,临床上外耳道炎多数是由于不良的掏耳习惯所引起的,因为掏耳极可能损伤耳内的皮肤,这样就容易发生细菌感染,从而引发炎症。另外,游泳、洗澡或洗头后耳内残留脏水,改变了耳内的环境也是引发外耳道炎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区别//相较于外耳道炎,多数人对中耳炎更为熟悉。那么这两者到底该如何区分呢?舒医生指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分:
1.位置不一样外耳道炎发生于鼓膜之外,主要在外耳道,当然炎症向内发展的话,也可引起中耳炎。而中耳炎发生于包括鼓膜在内的中耳。
2.临床表现不一样外耳道炎疼痛表现为耳廓的牵拉痛,甚至是跳痛,对于听力的影响一般不明显;而中耳炎有听力减退,早期剧烈耳痛,流脓、鼓膜穿孔后疼痛缓解。另外,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外耳道炎鼓膜是好的,或者鼓膜有充血,但鼓膜不穿孔;而中耳炎会有鼓膜红肿或穿孔的情况,分泌脓性分泌物。
3.病因不一样外耳道炎主要是因为挖耳损伤了皮肤,或者外耳道进了脏水后,使外耳道正常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所引起的。但是中耳炎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发生于感冒之后,或是不清洁的水使得病原体自鼻腔进入中耳。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舒医生提醒,一旦耳朵发生疼痛,要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外耳道炎,一般通过治疗可以很快恢复。
从治疗方法来说,一般外耳道炎采用局部滴消炎药水治疗。严重的需要全身给予抗菌素治疗,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给予止痛药处理。而如果发生了特殊的坏死性外耳道炎,那么需要及时的全身性抗生素等治疗和并发症的控制,必要的话则需要手术处理,及时清除坏死的病灶。
细菌性的外耳道炎通常治疗1~2周即可痊愈;但真菌性的外耳道炎很容易反复,治疗时间比较长,需要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规范治疗。
//耳朵进水如何处理//我们在洗澡或者游泳的时候,总有可能会遇到耳朵进水的情况,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舒医生表示,“用棉签或纸伸进耳朵去挖”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水倒出来,比如左侧耳朵进水了,那么头就向左侧歪,轻轻跳一跳让水顺势流出来。或者可以用一个棉签放在耳道口,再倒出来,切不要将棉签伸进耳朵里面。
耵聍是否要掏出来呢对于耵聍(俗称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出来呢?美容店里的采耳服务,又会有哪些隐患呢?
对此,舒医生说,耵聍是由外耳道的耵聍腺来分泌的,一般是一片一片淡黄色的小片,耵聍在讲话或者睡觉的时候,自己会脱落的,通常情况下不需要用掏耳的方式对其进行清理。但如果有耵聍积聚的话,有时候也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比如临床上也遇到过有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生了耵聍积聚的情况,然后去游泳,耳朵进了水,耵聍被泡开了,引起了外耳道炎,这种情况确实也不少。因此,耵聍积聚比较多的时候,医院进行处理。不要自己掏耳,自己掏耳,一方面会把耵聍推向耳朵的深部,越推越里面,反倒促使耵聍积聚更厉害了。另一方面又可能损伤到耳朵黏膜,或者掏耳用的棉签上的棉絮也可能残留在耳朵里,成为耳朵里的异物。
对于到美容院里采耳,舒医生表示应该尽量避免。一方面因为很难判断采耳的环境是否卫生,如果用于采耳的工具卫生消毒不到位,反而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引起急性外耳道炎等疾病。临床发现很多真菌性外耳道炎也是和采耳有关系。另一方面,不恰当的采耳会损伤外耳黏膜,破坏自洁功能,抵抗力会下降,更容易发生外耳道炎,所以最好避免采耳。
那么一旦耵聍积聚,耳朵有了闷闷、胀胀的感觉,或是耳朵痒,该怎么办呢?医生到底会用什么方法进行处理呢?
舒医生说,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生会先用耳镜看,耳朵里到底有没有耵聍?耵聍的性质是怎么样的?绝大部分人的耵聍是干的,自己会脱落,只有排不出、栓塞时才处理,但确实有些人本身是油耳,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要做一次清理,这样的话,医生会根据情况处理,如果能用很小的、精细的镊子把它取出来,就取出来;如果取不出来,就会让患者去滴药水,先让耵聍软化了,滴耳3~4天之后,医院进行冲洗,这样对外耳道黏膜不会有损伤。
最后,舒医生提醒,年纪越大,越有可能发生耵聍积聚,还有些老年人需要戴助听器,以及一些年轻人经常戴耳机的,都会发生将耵聍往耳里面推的情况,引起耵聍积聚,这些还是需要注意的。另外,儿童也比较容易发生耵聍积聚,儿童自己不会说,容易被忽视。但不管怎么说,切勿养成自己掏耳的习惯,医院,让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对症处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专家简介
舒易来博士,复旦大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国家自然科学-优青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获得者。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尤其擅长遗传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听力下降、老年性耳聋、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耳鸣、耳源性眩晕、面瘫等的规范化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汾阳路院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