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性湿疹

皮炎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症状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者并无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转变。

湿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常对称分布。急性期好发于头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暴露部位,严重时扩展至全身;慢性期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湿疹的病因很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生理、药理均有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绵延不断,此起彼落,自体散播,甚至可遍及全身,但湿疹并不传染,如果经久不愈,多数可自体扩展。

临床表现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治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癣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癣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化学物质的刺激。

一、忌热水烫洗

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二、忌刺激

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皮炎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三、忌盲目用药

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皮质类激素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疾病分类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

湿热症

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品,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血虚风燥症

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烟酒,同时可以用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中药止痒润燥、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注意事项

1、3大忌口:忌辛辣、忌海鲜、忌狗肉、忌牛羊肉。关于忌口,也有不同说法,也有专家认为,忌口应该视个体差异而定,一味忌口,将破坏人体营养均衡,不利病情好转。

2、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本类病的一诱发因素,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腺炎、咽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加重病情。经常因扁桃腺化脓而诱发本病或加重本病的建议行扁桃腺摘除术。(对于此条扁桃体摘除,应该慎重。)

3、消除精神紧张因素,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

4、居住条件要干爽、通风、便于洗浴。

5、在日常用药中,抗疟药、β-受体阻滞剂均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6、内分泌变化、妊娠均可诱发本病并加重病情。

7、多食富含维生素类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

8、清洗患处时,动作要轻揉,不要强行剥离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如红、肿、热、痛等,影响治疗,使病程延长。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km.com/wacs/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