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一痒就掏,需要预防外耳道炎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很多人平时总会莫名的感觉到耳朵发痒,如果经常有耳朵发痒这种现象应该寻找具体的原因,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改善,耳朵发痒表现才会好转。否则持续的耳朵发痒,除了影响正常生活之外,还会感觉到局部难受,而且耳朵发痒也不排除是疾病引起。

外耳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主要指在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发生的广泛、急性或慢性的炎症感染。根据病原体感染类型可分为细菌性外耳道炎和霉菌性外耳道炎。细菌性外耳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炎,常伴有红、肿、热、痛、发热、全身不适的症状。

有人说感觉到耳朵发痒,有可能是耳朵“发霉”了,确实,耳朵受到某些病菌的入侵确实也会出现“发霉”这种情况,特别是形成了霉菌性外耳道炎。在霉菌性外耳道炎影响健康的过程中真菌持续感染,局部真菌的入侵就会导致症状出现,很多人主要的感觉就是耳朵发痒。

有这种情况存在应该积极用药,通过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式来抑制真菌生长,这样才能够防止霉菌入侵导致霉菌性外耳道炎加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没有改善,有可能会让疾病持续加重,这样就无法维持健康状态。

霉菌性外耳道炎多发于夏季,是一种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存分泌物等情况下,比较易受真菌感染,常见致病真菌有曲霉菌、青霉菌及念珠菌等,从而形成霉菌性外耳道炎。

耳道进水是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常见病因。耳道进水后,皮肤变潮湿,上皮软化,角质层被破坏,造成上皮脱落,出现真菌感染,从而导致霉菌性外耳道炎。另外,夏天脚气患者多发,如果搓脚后不洗手就挖耳,或用不干净的器具掏耳,造成耳道皮肤损伤,还有机体免疫缺陷或抵抗力下降,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霉菌性外耳道炎。

耳鼻喉科专家提醒,如果出现耳内进水的情况,应及时将水排出,较为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廊;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在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为了预防霉菌性外耳道炎,耳鼻喉科专家建议:保持外耳道干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若耳朵进水要及时排出;洗澡、游泳时可使用专用耳塞,防止水的进入;平时不要用不洁净的器具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医院请专业医生检查一下耳部,如果发现耵聍,及时清理;若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等疾病,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km.com/wazz/9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