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急性外耳道炎 > 症状表现 > 怎样正确掌握滴耳液的使用方法 >
怎样正确掌握滴耳液的使用方法
科学防护,防御新冠状病毒肺炎
怎样正确掌握滴耳液的使用方法
科普时间
耳朵有毛病的时候,很多时候都要用药物滴耳治疗,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正确滴耳能使药物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呢?
正确的滴耳方法,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医院将外耳道冲洗干净,没有条件者可用消毒棉签拭干外耳道分泌物(禁止用力擦拭,防治损伤外耳道),否则滴入的药液会被分泌物阻隔或稀释,从而使药物作用减弱或失效。
滴耳药的温度需要体温一致,特别是不宜过凉,以免因冷刺激鼓膜或内耳,引起眩晕、恶心等反应。滴药前可用手握住药瓶予以加温,滴药时让药液沿外耳道壁缓慢流入耳底,有进一步加温作用,切忌将药液直接滴到鼓膜上。
滴药时应将外耳道拉直,成人的耳廓向后上方牵引,小儿的耳廓向后下方牵引。滴药后轻轻按压耳屏数次即可。
滴药方法:
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倒向一侧肩部,使患耳外耳道口朝上,牵引耳廓,外耳道变直,将药液滴入耳廓耳甲腔内,使药液由此进入外耳道并沿外耳道壁流入耳道深部,按压耳屏数次即可。
滴药量一般每次2~4滴,每日3-4次。有的药物需要按照医生要求调整用量及用药次数。
若病人自己滴药,应以对侧手指牵引耳廓,同侧手指持滴药管,按上述滴药方法即可。
滴耳药的适应症
耵聍栓塞、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霉菌等。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药物,主要起到软化聍聍、抗炎杀菌、消肿止痛、改变外耳道微环境、促使外耳道皮肤恢复正常等作用。
滴耳药的禁忌症:
(1)已经干耳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
(2)鼓膜外伤,出现裂孔的急性期;
(3)外耳道皮肤药物过敏者。
积极利用线上咨询服务
新冠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减少交叉感染,有耳鼻喉科小问题,建议网上
直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