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5种家用消毒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10012.html
李兰娟院士: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目前致死率比H7N9低,希望不要出现超级传播者//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月日凌晨点,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院士门诊,为患者看病。

今天中午,李兰娟院士门诊结束后,马不停蹄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李院士好!昨天夜里您还在北京,今天凌晨飞回了杭州,一早又在门诊。刚结束门诊又来接受我们的采访。真的谢谢您!

李兰娟院士: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我、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月8日去武汉,听取了武汉的有关情况汇报,也查看了有关现场。

我们的任务是对疫情的研判,研判情况都已经向国家卫健委、国务院做了汇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我们两位专家的情况汇报。

通过这次考察,我觉得有几点:

第一,我觉得这次疫情对于武汉,我们国家对于新病毒的发现,在发现比较多的发热病人时就提高了警惕,由武汉市卫健委先检测了所有病毒,对冠状病毒也进行了检测,发现有冠状病毒。这是非常重要的功劳。后来经过国家鉴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及时发现是新型冠状病毒,对整个社会,对世界有很大贡献。

第二,这个冠状病毒起源于哪里?他们很快锁定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那个市场里不仅有海鲜,也有野生动物。大量早期病人,是由于去海鲜市场有关。所以武汉很快关闭了海鲜市场,这个措施也是比较快的。当然尽管发现了关闭了,但毕竟前面已经有一段时间在那里传播,所以在武汉这个地区,相对病人就比较多。医院医院也有不少病人,同时也发现了医护人员感染,也发现了病人整个病程发展,经观察,前面几天是一般的肺炎,甚至开始那么几天还没发烧,有的病人到第十天病情加重,也有少数的重症病人。还在不断观察中。也发现了少量医护人员感染。

我们去了以后,认定:第一,存在人传人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容易播散。我们认为在武汉的人尽量不要外出,外面的人不要去武汉,把疫情控制在武汉,尽量不要向全国播散。这是我们认为最佳的控制方法。当然已经有好多人离开武汉,也不可能不离开武汉,但是至少发烧的病人不能离开武汉。

我们去了武汉,认定了也建议了这是乙类传染病,应该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所以国务院很快就做出决定,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这是国家非常重大的决策,对疫情控制做非常重要的定位。

所有人要如实上报,不能隐瞒,国务院的命令。现在大家看到全国各地都有散在的、输出性的病人,我觉得不奇怪,就是我们国家有了这样明确的规定,可疑的疑似的都报了。

根据我们去了当地以后的情况,发现大量各地的病人,都与武汉有关系,对武汉要加大防控的力度。国家卫健委也派了医疗队、专家组、管理人员帮助武汉加大疫情防控。

电视电话会议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加大了武汉来的人的测体温、医学观察等工作。尤其是春节正好大家都要回家过年,人口大流动时节,容易导致传播,这个时候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各省都非常重视,控制疫情。我们希望各省对流失的病人加大观察。

我们提出四个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尽量让病人不要再传播给第二代、第三代人,导致疾病蔓延。

传染病我觉得是客观的自然的规律。年SARS之后,后来的HN、H7N9,包括国外的埃博拉、MERS病毒,病毒在不断变异组合,不断可能产生新发的传染病,这也不奇怪。发生了以后,要高度重视,尽量控制,控制当中,我作为传染病专家,非常明确提出主要是要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要及时治疗,做好防控。

现在我们国家通过SARS以后,各个地方的防控体系已经比较完善,都有了非常好的疾控,医院都有了感染科以及发热门诊,通过这道防线,把发热的病人尤其是病毒感染者要发现出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块我们觉得,现在大家都要过年的时候,记住,你有点发烧不舒服,医院去看发热门诊,检测一下,是流感或者其他毛病,也可以好好治疗。假如有从武汉来的相关人员接触史,更要重视,检测,便于更好的治疗。

李兰娟院士

记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疗有特效药吗?

李兰娟院士: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给患者一定的营养,一定的休息,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患者的水电解质检测,因为这些病人往往发病以后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它是肺炎,所以要给它补充氧气等等,国家卫健委已经有一个临床治疗的指南出台。

记者:重症患者如何治疗?

李兰娟院士:对重症患者,我们在H7N9有比较好的经验,叫四抗二平衡。首先是抗病毒治疗,第二是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继发感染。还要两平衡,第一个平衡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是微生态的平衡,病毒感染以后,往往也有微生态的失平衡,导致细菌继发感染,所以微生态平衡能够减少继发感染。所以这一套方案和方法,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当中,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记者:新型冠状病毒跟当年的H7N9禽流感病毒相比,它在发展到重症以后哪个更严重?有什么不一样?

李兰娟院士:H7N9的重症发生率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要高,H7N9重症发生率的早期在百分之四十几到百分之五十的病死率,这个很高。当然后来我们有抢救以后,我们也减少到百分之十几,大幅度下降,还是有这么高的病死率。

现在这一次的疫情,发病的人数量已经不少了,但死亡人数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当然后期估计重症病人还会增加,还需要大家加强加大救治的力度,但目前从统计的数字来看,它的病死率比H7N9要低。

记者: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有多久?人感染之后,除了发烧之外,还会有哪些症状?怎么去判断它是属于新型的冠状病毒?

李兰娟院士:冠状病毒在SARS的时候,潜伏期最长4天以内,这一次根据现在的病人统计,估计在0天以内。

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的人感染后差异性比较大。有些患者感染后潜伏期比较长的,也有两三天就发病的。最长的到0天,我们把潜伏期预计的稍微长一点,确定为4天。

记者问: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吗?

李兰娟院士:潜伏期现在看来也可能有传染性,所以这一点要非常重视,因为现在我也了解了一些病人的情况,病人自己没有发烧,早期跟他有接触的人发烧了,跟他接触的人,可能后面也会有感染发烧等情况。

记者问:如何检测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个新发传染病,它和其他冠状病毒相比,最主要的是病原学检测,我们现在手段很高了,过去在SARS的时候,我们自己冠状病毒最初两个月不知道是什么病原体,最后是由我国香港和加拿大他们检测,确定是冠状病毒。但这次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认定了是冠状病毒,但这个冠状病毒的检基因测序跟原来SARS和MERS的冠状病毒的序列里面不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我们称它是新型冠状病毒。

发现了以后我们中国这次反应很快,一旦确认了冠状病毒,做了序列以后,很快的就把检测试剂研究出来了。没有检测试剂,医护人员无法确诊到底是不是冠状病毒,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检测试剂并发放到全国,现在用专门的试剂检测一下,那就可以明确感染的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现在科技能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记者问:有了检测试剂,从样本送检到最后出结果大概要多少时间?

李兰娟院士:现在比较快,大概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有不同的方法,有核酸检测的方法,还有测序的方法。我们确诊病人有好几道,一个是核酸的检测,然后还要测序,最后要几个部门认定再共同确诊,以免造成误诊。

记者:马上就到除夕了,市民吃年夜饭或春节期间聚餐,要注意哪些?

李兰娟院士:过年期间市民聚餐多,建议大家不要吃野味。提倡大家禁止野生动物买卖,要保护野生动物。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毕竟是哺乳动物感染,所以对哺乳动物这方面,希望大家肉类煮熟一点,不要吃生肉。

已经有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都已经隔离了,接触者也在做医学观察了,整体社会还是安全的。这一点大家也不要紧张,我始终这么认为,不要弄得非常恐慌。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疾控部门,我们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们,他们是比较辛苦的,守候在病人身边。我经常跟新闻媒体讲,你们要慰问一下我们的医务人员,他们才是真正奋战在第一线的、为保障人民健康在努力地工作,应该尊重医护人员,所以听说又有伤医事件,要坚决的制止。

记者:针对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司他韦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奥司他韦对一般的流感病毒是有效的,但对这次冠状病毒估计还不能显示什么作用。

记者:之前提出人传人的传播特点,能不能给市民的日常预防做一个提醒建议?

李兰娟院士:因为这是个新的疾病,我们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但是按照理论的经验,这是一个呼吸道的传染病,这个是比较明确的。所以通过呼吸道的传播这个是比较肯定的,它主要是肺部有炎症,肺炎以后病毒肯定是先在肺下繁殖,通过呼吸道、唾沫等等来传播。当然现在我们还在继续研究有没有粪便、血液这方面的传播,这块工作还在研究当中。

呼吸道传播肯定存在,洗手这也是爱护卫生嘛。

到人很多的场合,戴个口罩,平时人少的地方也不一定要人人戴口罩,但是你到公共场合人比较汇聚的地方,医院的发热门诊等地方,还是要加强防护。

记者: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特点?哪些措施可以抵抗病毒?

李兰娟院士:总体来讲,武汉是有感染的病例数比较多了,各个省尽管我们现在有几例、十几例,相对来说还是少数,因为在那么大的一个环境当中。

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摄氏度30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这个是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在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

天气好的时候,市民对家里的衣物经常晒晒太阳也好的,保持通风、通气、空气流通。这个病毒的本身的抵抗力不是太强,容易被消灭。

记者:刚才您说到温度高可以杀死这个病毒,那么市民在家开暖气或者是空调,能够有效预防吗?

李兰娟院士:开暖气和空调不能杀死病毒,需要56摄氏度。

记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家里可以进行哪些消毒方式?

李兰娟院士:家里常规的话,碗筷我们现在都主张要定期消毒机消毒,或者煮一煮,煮沸到00℃,其它的病毒也杀死了。所以我们食物要吃煮熟的食物,不要吃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个都是我们日常要掌握的一些卫生知识,希望能够做好。

记者:医用酒精在棉片上面进行消毒,擦拭手机和双手,这个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75%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毒的,所以大家如果去买这些东西,在日常经常接触的地方,想要定期去消毒一下,都是可以的。

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的病程发展经过?大部分病人是轻症还是重症为主?

李兰娟院士: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传染病,所以我们还在做临床的观察。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发展的病程也不相同。一般的话,感染以后有发烧,有轻度的干咳,不是有很多的痰,然后肺部有阴影。

一般大部分病人肺部阴影以后经过治疗就好了,核酸检测次阴性,就可以出院了,有少数的人会缺氧,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要抢救,但这是少数的。也有极少数的病人起病比较急,两三天就呼吸衰竭,变成重症。

所以目前总体来讲,大部分的病人还是轻度和中度的。重度有多少比例,这个事情我们还没有去做详细的统计,得有一定量的病人数量才能统计结果。

记者: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是哪些人?

李兰娟院士:所有人都易感,老年人、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有慢性病的这些人,更容易感染,或者变重症。所以免疫功能比较差的、老年人等等,要更加注意防护。

记者:普通人需要带护目镜吗?病毒会不会通过黏膜传播?

李兰娟院士:医务人员同病人面对面接触,那是需要加强防护的,在外面普通人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记者:当年的H7N9是到5月份天气暖和以后,疫情才慢慢下来的,您觉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李兰娟院士:到5、6月份天气热了以后,病毒容易减少,春节前后、冬春季病毒感染容易发生,这个也是一个自然界客观的规律。那么这个疾病因为它是新发传染病,我们已经采取了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现在正好碰到一个春节人口大流动,所以可能病例数还会再增加。那么关键在于,武汉这个地方不要进去也不要出来,另外我们各地一旦有发热门诊对所有的发热病人都进行检测,发现了就隔离,这样我相信能把它控下来。

当年SARS的话,我们浙江有4个输入性病人,我把所有接触的人统统隔离了,然后跟整个社会讲,你们放心,我们外面没有SARS冠状病毒,不要弄得人人自危。

记者:病毒会发生变异,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那现在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李兰娟院士:感染性疾病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从被感染到病情发展再到恢复,每一个感染的人都有这么个过程。目前来讲,我们新发现的这个病毒到现在,从号到现在也不过就二十几天,目前仍在研究观察中。

记者:病毒后期会发生变异吗?

李兰娟院士:当然会变异了,病毒在不断地变异,这个新感染的病毒也是病毒变异的结果,以后它还会再变,变是永恒的。

记者:病毒会变异得更加厉害吗?

李兰娟院士:可能会变得更厉害,也可能变得更轻一点,这两种可能都会有的,需要我们继续观察病毒的变化。

记者:钟南山院士提到过,最怕出现的是一个“超级传播者”,对于超级传播者如何定义?

李兰娟院士:所谓超级传播,是人为的定义。像当年SARS的时候,有一个人被感染了以后,跑到北京,结果一个人传染了几十个人。MERS在韩国一个人感染后传染了00多人。一个人病毒感染以后传播了很多人,专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超级传播者”,所以我们现在这方面还是要注意,目前我们对所有的发热病人都在密切观察,防止“超级传播者”的出现。

记者:最重要的还是观察隔离,要观察多久才能够解除观察?

李兰娟院士:我刚才讲过潜伏期,观察的时间,现在规定一般是一个礼拜到十天,我们最长的4天之后应该说就可以解除隔离了。

记者: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特效药吗?对于抗流感常用的奥司他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抗新型冠状病毒不像我们其他的流感,有像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效果比较明显的药。这个病毒它现在没有直接抑制病毒的特效药。我们现在也有几个药在用,包括一些中药。但这个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定,老百姓自己不要去买药,更不要乱用药,医院以后,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来用药,不要滥用药。

记者:武汉那边目前有哪些科研团队和临床专家组留在那边进行研究?

李兰娟院士:国家派遣的临床专家组武汉那边还是有的。医院都已经收治了很多病人,我们国家也有专家组在那边。

记者:昨天看到说有一个专家组的医生也被感染了,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吗?

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表现为人传人的特点,医护人员感染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医护人员天天跟病人接触,但作为医者,这是责任和担当。所以社会大众要关怀我们医护人员。

记者:即使是发展到重症的患者,我们之前H7N9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经验,也可以很好的治疗他们对吗?

李兰娟院士:我们四抗二平衡的治疗方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也是有用的。

记者:您接下来的行程是怎么安排,还要去武汉或者还要去北京吗?

李兰娟院士:我刚刚从北京回来,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针对这次疫情,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参加了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向李克强总理作了汇报,孙春兰副总理也听了我们的汇报,国务院也召开了全国的电话会议,我都参加了。国家科技部也在应急设立科技项目,包括这次得病的人医药费用都可以进行报销,做了很多决策。总体全国各部委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党和政府高度关怀人民健康,希望大家有个祥和的春节。

医生提醒:这5种家用消毒方式有效,经济实惠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无特效药可救,人心惶惶的时候,不妨自己采取些有效的措施预防,其实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毒,是一项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药博士教给大家4个家庭常用的,非常有效杀灭冠状病毒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减少感染几率。

冠状病毒的特点

灌装病毒是正链单股RNA病毒,带包膜的,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这些蛋白比较容易失活,而且这些表面蛋白一旦失活,虽然病毒颗粒还是完整的,但是已经不具有感染细胞的能力了。

冠状病毒的生存能力

在室内条件下,冠状病毒在棉布、木块、土壤、甚至塑料、玻璃等表面上存活,存活时间不一,在潮湿的土壤、木块中存活时间较长。

在人体常见的3种排泄物(痰、粪便、尿液)和血液中,冠状病毒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活力。在室温条件下,冠状病毒能够在粪便中存活约5天,在尿液中存活约0天,血液中可存活5天。

消毒重点区域

很多家庭也注重消毒,但是只处理卧室。而且人体排泄物最多的饿厕所,才是病毒、细菌滋生的最大温床,应重点消毒。而且从这个角度说,外面的公共卫生间也是较大的传染源头。

杀病毒的有效方式

所有的啥病毒的方式,都是利用了让病毒表面蛋白失活的原理,蛋白失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加热、酸处理、去垢剂、氧化剂等方式。咱们一个一个讲一讲利弊和效果:

、加热

毫无疑问,冠状病毒对热非常敏感,随着温度升高,冠状病毒存活能力会显著下降。56度加热30分钟就可以杀灭冠状病毒了。

推荐的方法:开会煮沸碗筷和其他直接入口的物品,每天一次,每次煮沸0分钟即可,有条件的可以购买蒸汽消毒机。如果是不能煮沸加热的物品,可以选择下面的消毒方式。

过春节,免不了外出,招待亲朋,碗筷最好蒸汽消毒、或者沸水煮一下,菜肴不要吃生的凉的,尽量吃热锅炒出来的。

、酸处理

这一方法,很多人都用错了。比如食用醋,包括白醋,并不是熏蒸,而最好是喷洒或浸泡。

食用醋的pH值是.9,白醋的pH值是.4左右,这种pH值的条件是完全可以杀灭病毒的。

推荐的方法:白醋充分浸泡物品30分钟,一些不能加热的物品,比如塑料等制品,可以选择用白醋浸泡的方式杀灭病毒。

3、去垢剂

比如洗衣液、洗洁精等,这些去垢剂,杀病毒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去垢剂能破坏冠状病毒的脂包膜。

衣物经常更换,并及时清洗,清洗前,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洗衣液浸泡。

缺点:此法因为去垢剂浓度问题,和浸泡时间限制,只能作为辅助备选的方法。

4、消毒剂

目前消毒剂种类多,杀菌效果差别大,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新洁尔灭、75%的酒精等,进行病毒的杀灭或抑制。

含氯消毒剂

比如84消毒液,成分为次氯酸钠的强氧化剂,把构成冠状病毒躯体的蛋白质成分溶解掉,也就是一句话:化为乌有!

优缺点:杀病毒效果很棒,但是也很伤,刺激性较大,家庭使用仅限于浸泡,不适用于喷洒。

过氧化氢溶液

通常可以给皮肤消毒杀菌用,比如医学上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的治疗,也能杀病毒。

优缺点:本品对厌氧菌感染尤为适用,虽能杀病毒,但是效果比较一般,而且它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建议用于喷洒。

新洁尔灭(苯扎溴安)

公共场所比较常用,医院环境消毒通常采用的是这种方式。

优缺点:新洁尔灭对金属没有腐蚀的作用,不会对衣服造成污染。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并使其失活,但是对于棉花、纤维和其他有机物制品,作用不佳。

此外,新洁尔灭对皮肤、眼有强烈刺激性和一定腐蚀性,身体受害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成正比。眼接触后如不及时清洗,会对角膜造成损失甚至失明。皮肤接触会有灼烧感甚至起水泡。

酒精消毒液

成分是乙醇,杀灭病毒的原理是凝固蛋白质,利用乙醇的渗透、凝固作用,把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凝固为变性蛋白,从而失去生物活性。据研究报道,冠状病毒对75%酒精是敏感的,可以用来喷洒消毒。

优缺点:几乎不会对任何物品构成腐蚀。

除了加热、酸处理是比较好的方式以外,要说这几个种消毒液,哪个最适合家用?药博士首先推荐的是75%的酒精。这是对人体伤害最小的方式,作喷洒过后,封闭房间或者开窗喷洒均可,75%的酒精挥发很快,但杀菌杀病毒效果明显。唯一注意的是酒精易燃,冬天使用注意不要有明火即可。

4、紫外杀病毒

虽然冠状病毒的生存能力较强,但这种病毒对紫外线辐射敏感。应用强度大于90微瓦/平方厘米的紫外线照射冠状病毒,30分钟就可杀灭这种病毒。紫外线的威力是很强的,轻松破坏病毒蛋白和核酸。

推荐的方法:有条件的可以购买个紫外灯,没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阳光暴晒杀灭病毒的方式,自然条件下日光中的紫外线,也具有对冠状病毒的杀灭能力。在北方地区晴朗天气下,即紫外线强度为4微瓦-5微瓦/平方厘米情况下,3小时可杀灭体外冠状病毒。但如果是阴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杀灭能力就大大下降。

建议中午把家里的衣物被褥,阳光下暴晒4~6小时。凡不能蒸煮、不能紫外、不能喷洒消毒剂的物品,均宜采用本法。

物理隔离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所以,自己觉得有感冒症状,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自己被传染,也避免传染别人。

出门及时的佩戴口罩防护,口罩必须完全覆盖你的鼻、嘴,达到与面部完全贴合的效果。

说要勤洗手,是因为别人的飞沫、鼻涕等排出物可能污染公共场合,比如门把手、地铁公交扶手等,而我们又可通过接触受到这些排出物污染的物体、再触摸眼、口、鼻等受到感染。所以及时洗手也是最有效的防止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本文总结了可以适用于家庭的常见消毒方法的优缺点,在这个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未解除之前,认真的对待消毒这件事,保护好自己!

多科权威专家:春运如何严防新型冠状病毒

正值春运,大规模人群流动是否会导致疾病蔓延?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09年末至今,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发酵。自月0日凌晨起,全国多地通报新增病例,随着报告病例数字的上升,公众的神经不断紧绷。

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答记者问时表示,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在广东有个病例,没去过武汉,但家人去了武汉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围绕着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因为护理各方面,有4个医务人员感染。

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正值春运,大规模人群流动是否会导致疾病蔓延?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生命时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相关权威专家,针对大众关心的问题逐一解答。

受访专家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医院呼吸科教授刘又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

首都医科医院感染一病房主任、主任医师郭彩萍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病原与免疫综合实验室主任王月丹

生命医院

月0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地区,医院。针对发热患者,医院启动筛查方案,进行人群初筛,积极应对。

医院发热门诊

下午点左右,记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了解到,从月0日起,急诊患者就诊需要先填写一份流行病学调查表,排查有无发热、呼吸道感染,近两周内是否到过武汉,以及与武汉来京人员的接触史。陪诊家属也要报告上述情况,并签名、留下联系电话。医院宣传人员回应,医院是按照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部署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医院流行病学调查表

医院发热门诊,一位正在发烧的患者告诉记者,医院看病和往常没太大区别,但问诊时医生会询问近期是否去过武汉。

医院急诊发热预检处也秩序井然,月0日上午大约有30位发热病人前来就诊。

预检台医生说,前来就诊的病人都会先测量体温、血压等,医生会询问其是否去过武汉,有没有与武汉发热、咳嗽病人接触史等。如果体温在38℃以上,且到过武汉,才会对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排查,没有到过武汉的按普通发热病人流程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8大疑问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生命时报》就大众关心的几个疑问采访了专家。

此次疫情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大吗?

不会大范围散播,但春运的确会增加防控难度。

尽管与SARS病毒同属一大类,但从已破译的基因序列来看,此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另外的亚群分支,在全球已有的基因组数据库中找不到与之相近的数据案例。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医院呼吸科教授刘又宁表示,要衡量一个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传染性。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虽然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

传染性方面,虽未确定传播途径,但其传染力并不强。月8日和9日突然多出的36例新确诊病例,是指“最新被检测出”,而不是“最新被感染”。

刘又宁说,按照新修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各地医务人员已进一步加大了疑似病例筛查力度;国家相关机构也研发出了可以快速检测出该病毒的试剂盒,随着检测手段的普及,这段时间确诊病例可能不断增多,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郭彩萍强调,目前确诊的绝大多数是“武汉相关”的输入性病例,尚未发现明显的输入并播散现象,这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并未在全国范围、短时间内播散开,算不上大规模传播。

为什么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确诊病例?

湖北省医疗组专家、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黄朝林答在记者问时说:“武汉市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后,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迅速研发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随后进行技术优化。月6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国家下发的试剂盒后,开始对武汉市送检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核酸检测试剂盒能通过PCR的方法快速确定病例的样品中是否有特定的基因序列的存在,针对不同的病毒,可以开发不同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但是这种检测需要建立在已知病毒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已知的病毒相当于有了身份证,病例的样品只要一对比就可以判断。本次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由于之前没有出现,我们没有它的“身份证”,所以无法快速判断。

近日,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迅速研发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国家下发的试剂盒后,开始对武汉市送检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这才出现了“突然这么多病例”的情况。

3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95%以上病例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从武汉来,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就是目前已经证实了有人传染,是在两个地区,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武汉,证实有人传染。第三个特点也证实了有医务人员的感染,那么这三个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感染,最后证实围绕着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因为护理各方面,4个医务人员的感染。

钟南山院士表示,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标志。病例数增加较多的原因较复杂。

4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性究竟多大?

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

早年参与过SARS的防治研究工作的流行病毒学家王培忠表示,“学界判断一种病毒的危害性时,一般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致死率,二是传染性。相比SARS,09-nCoV在这两方面都比较温和。”

5如果不幸感染,会有什么症状?

郭彩萍表示,如果仅从现在定义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推断,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6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7国内外专家如何看待这次疫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利普金博士说:“只有该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们才会面临大流行的主要威胁。我们需要为这一病毒的大爆发、大流行的可能性做好准备,但并不意味它必然会发生。”

英国独立研究基金会惠康(Well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km.com/wazz/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