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在家上网课戴耳机注意保护耳道健

津滨海讯(记者杜红梅)疫情期间,上网课、打游戏、看视频时,一些市民喜欢佩戴耳机。但是,医学专家建议,在家上网课,佩戴耳机要适当,要注意保护耳道健康。

3月6日,记者医院获悉,疫情发生前,该院耳鼻喉科平日门诊量是人次左右,疫情期间降到40人次左右,主要就诊的病人包括咽喉鱼刺、鼻出血、急性咽喉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和眩晕疾病患者。“近期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外耳道炎、外耳道疖、真菌性外耳道炎非常多,主要与不良挖耳习惯和不洁挖耳有直接关系,但个别也有因佩戴耳机产生的问题。”该院耳鼻喉科主任程万民建议:学生在家上网课,尽量选择可外放设备。如果需要佩戴耳机,尽量选择耳罩式耳机,而且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音量,声音不宜过大,佩戴时间不宜过久,注意间断性休息。程万民主任提到,耳塞式耳机容易损伤外耳道,而且不卫生,容易造成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音量过大会也会损伤内耳。

此外,程万民主任强调,保护耳部健康,市民尤其要注意尽量避免挖耳,改变自行用手或耳勺挖耳的不良习惯。疫情期间,医院采取预约制就诊,市民一旦听力出现问题,及时通过医院就诊。

耳部健康相关链接:

哪些是耳聋高风险人群?

1.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2.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

3.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4.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5.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6.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7.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8.脑膜炎病史等。

如何预防耳聋?

1.如果家族中有耳聋成员,要引起重视,可进行耳聋基因诊断确诊是否为遗传性耳聋,以采取措施避免其他成员出现耳聋;

2.孕妇孕早期应加强营养、减少感染,孕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高危孕妇还需加强自身及胎儿监测,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

3.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不要随意掏耳,注意耳部卫生。一旦发生中耳炎,及时就医;

4.尽量远离噪声或减少吸声暴露时间;

5.老年人应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

6.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预防药物性耳聋。

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

1.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

2.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障碍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障碍康复,达到更好地聆听与交流也是成功康复的前提;

3.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正常参与社会的目的。

老年性耳聋该如何应对?

1.目前尚无特效药,可适当应用一些维生素、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等以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但并不是说药物用得越多,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是否吃药,吃什么药,这应该在耳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通过正规验配的助听器是目前对老年性耳聋最有效的康复手段,其见效快,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帮助老人改善交流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有手术指征的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km.com/ways/9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