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用药
一、辨治思路
慢性前列腺炎属“精浊”、“膏淋”等范畴。患病初期,多与湿热相关。如不洁性交,感受湿热邪毒;喜食辛辣厚味,酿生湿热;酒色过度或春心妄动却事与愿违,精郁生热等。湿热下注精室,污染精血,势必留浊,滞气阻络,势必凝瘀。湿热浊毒败精混杂,同时因与瘀血互结而根深蒂固,这将导致病情顽固难治。相火过旺或湿热久居,易耗劫肾阴;湿邪久居或过用寒凉清利,易损肾阳;况且本病精血早已因诸邪侵蚀而受损流失,故后期多数患者见肾虚体征。可见此病在不同时期,表现的脉症也截然不同,治疗方法也就各异了。通过如上分析,此病的治疗思路大致围绕湿热、瘀血、肾虚等展开,具体就需要辨证论治了。
初期或发作期,湿热证相对明显。治当清利湿热,可选车前草、石韦等。按理说,这样应该效果显著。但事实是多数患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细究其因,发现多与忽略相火旺、热毒盛、脾气虚等有关。首先,相火妄动是导致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湿热也多因之而起。单独清利湿热而不顾泄相火,当然效果不显,即使有效也不过是一时而已,故当泄相火以治本。在原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即可起到斩草除根之目的。一般青春期后到结婚之前的男性多属于此。其次,此病的湿热具有毒的性质(可以腐蚀精血),况且此病有时也与病菌感染有关,故解毒之法不可忽略。对湿热明显或阳旺体质患者,清热解毒的苦参、土茯苓、败酱草等可以直接应用。若是虚寒体质患者,此法应在温补阳气的基础上实施。否则非但热毒不除,反而损伤阳气,加重病情。另外,有些患者热像不显,但湿邪很盛。如表现为阴囊潮湿不温、舌苔白腻等。这多见于虚寒体质、脾肾阳虚者,亦有不少是浪进寒凉清利而损脾,导致湿邪泛滥的。故对湿浊久治不除的可改从脾论治,选黄芪、苍术、茯苓等,使清升浊降,脾健湿除。
久病入络,瘀血乃此病最主要的病理产物之一,且易与其他诸邪互结。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湿热浊毒败精难以祛除干净,体现出此病的难治性。只有把入络的凝瘀祛除,才有望获得根治。活血通络可选蜈蚣、地龙、王不留行等。若腺体硬化,需加橘核、荔枝核、鳖甲等软坚散结之品。另外,活血药中的川牛膝、琥珀乃属要药,不可或缺,三棱、莪术等亦可考虑选加。活血之法在此病的治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予以重视。即使在早期瘀血证不明显时,也有必要酌加。一来活血通络可以改善病灶的血循环,从而加速痊愈,换言之,这有助于祛邪;二来可以防变,因为一旦瘀血产生,治疗难度就会增加很多,所谓上工治未病。
很多患者最初来诊是为求治“肾虚”的,四诊之后方知有前列腺炎病史及症状,可见此病与肾虚关系密切。但补肾之法不可盲目而为,当先祛邪而后补,或利中寓补。否则非但无效,反易助邪恋邪而加重症状,得不偿失。临床发现,肾阴虚多与相火旺或湿热盛相兼。补肾坚阴泄火宜选女贞子、知母、黄柏等,同时加茯苓、滑石祛湿热。肾阳虚多与湿浊、脾虚相兼。温肾助阳宜选巴戟天、淫羊藿等,同时加苍术、茯苓健脾利湿。
有些患者主诉是下腹会阴疼痛,针对疼痛特点的不同,选药可有差异。刺痛多用地龙、水蛭,胀痛多用乌药、橘核,坠痛多用黄芪、升麻,冷痛多用小茴香、肉桂,热痛多用滑石、泽泻。有些患者主诉性功能不全,在汤剂祛邪完毕之后,我多用黑蚂蚁蜈蚣45条琥珀45(1月量)研粉吞服,以此调治肾虚阳痿等症。
二、用药心得
1.鳖甲
此病阴虚最多,阴虚火旺,热扰精室可发为前列腺疾病。湿热久留可伤阴,久用清利湿浊药亦可伤阴。鳖甲能养阴,且不助湿,又善清热。另外,它善于软坚散结,对久病腺体纤维化者亦为首选,常与海藻、荔枝核同用。此药不仅解决了阴虚与湿热的矛盾,而且充分地发挥了软坚散结作用,是我很喜欢用的一味药。
2.龙胆草,黄柏
前列腺位居下焦,属肝经,故用龙胆草、黄柏引经。龙胆草善于清肝经湿热,黄柏善于清下焦湿热,二药相合,则作用部位更专。它们还能协助土茯苓、败酱草清利湿热。
3.蜈蚣,琥珀
湿热滞留精室,日久伤及精血,使精室之血凝为瘀血,生殖之精变为败精。瘀血败精阻于精窍,致使病情顽固不愈,故需活血散瘀通窍。蜈蚣善于散瘀通络攻毒,走窜之力最速,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很多有阳痿症状,蜈蚣又能强壮,治疗阳痿,其功效如同专为此病而没,因此为我治疗此病的最常用药。琥珀破瘀通淋,对前列腺炎引起的尿路刺激症状效果较好,又能兼治瘀血,故常用之。
4.皂角刺,穿山甲
前列腺膜及纤维组织增生可形成屏障,使药物难以进入并发挥作用,故以此二药为开路先锋,使药能达邪,发挥作用。
5.土茯苓,败酱草
此病多为湿热毒瘀蕴结精室,精窍与尿窍同门,故有时见淋证。重剂上茯苓可清热解毒利湿,淋证我也经常以之为主。败酱草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二药伍用,可以消除湿热瘀毒之邪,使精室洁净。
三、辨治思路
1.湿热下注
小腹胀痛,口苦心烦,便干溲黄,尿后滴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用药可选黄柏、龙胆草、土茯苓等。
2.瘀血内停
会阴疼痛明显,久坐加重,尿后滴白,可见血精,舌暗有瘀斑,脉涩。用药可选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等。
3.肝肾阴虚
头晕耳鸣,失眠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用药可选女贞子、旱莲草、鳖甲等。
4.脾肾阳虚
会阴不适,小便频数,食少乏力,腰酸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用药可选巴戟天、淫羊藿、黄芪等。
四、验案选粹
1.孙某,男,41岁
阴囊潮湿3个月。
患者1年前曾有少腹会阴不适感,同时小便频数,由于症状不是很严重,又不经常发作,未予正规治疗。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囊潮湿,如同水浸泡过一样,医院,被诊为前列腺炎。治疗近3个月,毫无效果,来求中药治疗。患者乏力,易汗,肢冷畏寒,腰酸腿软,阳痿,食冷易腹泻,阴囊潮湿冰冷,小腹略有不适,尿后有白浊,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
诊断:慢性前列腺炎。
处方:何首乌30淫羊藿25肉桂15蛇床子20苍术15茯苓30白术20乌贼骨30土茯苓30萆薢20。
5剂后阴囊潮湿症状大减,余症亦减轻,唯有乏力易汗依旧,加黄芪60。继服10日,诸症皆消。
[体会]患者肢冷畏寒,腰酸腿软,阳痿,食冷易腹泻,此乃脾肾阳虚之证。阳虚不能蒸化水湿,水湿泛滥,浸淫肾囊,故见阴囊潮湿,冰冷;湿浊侵及精室,伤及精血,败精浊毒乃生,故小腹不适,尿后见白浊。方中何首乌补肾填精以化生肾气,使阳出有根;淫羊藿、肉桂、蛇床子大补元阳,使阳旺而离照当空,阴霾自散,阴囊得以温煦,其冰冷自除;在术、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乌贼骨、蛇床子收湿;土茯苓、萆薢清化湿浊,引邪外出。全方使脾肾之阳健旺,水湿之邪自散,加上逐邪之品增强疗效,因而获愈。
2.郭某,男,61岁
小腹坠胀3年,加重半个月。
患者3年前因做豆腐过于劳累,逐渐出现小腹及会阴胀痛,同时小便不爽,在医院被诊断为前列腺炎。口服多种中西药,病情反反复复。半月前因为豆腐没有卖出去,全部坏掉,郁闷良久。与此同时,旧疾复发,故来求治。患者表情痛苦,乏力易汗,小腹坠胀难忍,伴食少倦怠,大小便正常,余无所苦,舌淡苔白,脉弦。
诊断:慢性前列腺炎。
处方:黄芪50白术20茯苓20甘草15仙鹤草50升麻10枳实10乌药20香附15路路通20。
服药2剂,症状大减,几乎消失。原方继服5剂,已无所苦,自行停药。
[体会]患者性善思虑,又劳倦内伤,损及后天,脾虚升运无力,气机郁滞下陷,故见小腹会阴坠胀;后因情志不遂而肝失疏泄,肝经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小腹会阴胀痛难忍;乏力易汗,食少倦怠乃脾气不足之象。方中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升麻助其升提,治其虚陷;枳实、乌药专行下焦气滞;香附、路路通疏肝理气,条畅气机;仙鹤草补气活血解毒。全方使脾虚得补,肝郁得舒,气滞得行,虚陷得升。用药攻补兼施,攻得补而力量倍增,补得攻而不至壅塞,双方相得益彰,故效果显著。
3.李某,男,27岁
尿频尿急,有时尿痛,伴会阴不适2年余。
患者4年前新婚燕尔,房事无度,经常一日数次。不到两年,即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会阴隐痛不舒。患者喜饮酒,每次饮酒后小便有灼热疼痛感,随即诸症加重。大便时有糨糊样液体从尿道口流出,经化验,被诊断为前列腺炎。现患者体瘦,颧红,精神不振,咽干,腰骶酸软,失眠多梦,遗精,尿频尿急尿痛,会阴、小腹不适,有灼热感,疼痛隐隐,阴囊潮湿,尿后滴白,性生活无法进行,舌红有瘀斑,苔薄黄稍腻,脉细数尺涩。
诊断:慢性前列腺炎。
处方:黄柏20知母15丹皮20龙胆草15土茯苓30白僵蚕20土鳖虫20蜈蚣2败酱草20虎杖20琥珀10。
服药5剂后,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继服10剂,症状消失。嘱其口服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以2:1比例善后。
[体会]患者初婚,春心妄动,相火过旺,不加节制,损及阴精,虚火上浮,故见颧红、咽干;热扰精室,故见遗精;肾精亏乏,故见精神不振,腰骶酸软,失眠多梦;患者喜饮酒,助湿生热,湿热下注,故见尿频、尿急、尿痛,有灼热感,阴囊潮湿;邪热久居,蒸液为痰,灼血为瘀,湿热痰瘀阻于精窍,污染新精而成败精,故见尿后白浊;湿热败精与痰瘀胶结,故病情顽固。取黄柏、知母、丹皮清过旺之相火,同时坚阴;龙胆草、土茯苓、败酱草清肝经湿热,同时解毒;白僵蚕、土鳖虫、蜈蚣化痰瘀,通脉络,其中蜈蚣归肝经,走窜之力最速,善于散瘀通络攻毒,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且效果显著;土茯苓、败酱草、虎杖、琥珀清利下焦湿热瘀毒。待诸邪近消,以六味地黄丸填补肾精,龙胆泻肝丸清利余邪,以求获愈。
五、日常保养
1.戒烟酒,避辛辣,清淡饮食为主。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2.避免久坐或骑车。养成散步的习惯,散步可以间接按摩前列腺,有利于改善病情。
3.远离不健康影视及书刊,避免“频繁”房事(非禁欲),不可故意忍精不泄。青春期欲望频动的可培养其他业余爱好或多参与户外活动,使之无暇想入非非。
(本文选自《用药杂谈》汪庆安著,中国中医药版p-)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