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熊犬的常见疾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是极度的神经兴奋而致狂暴和意识障碍.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中枢神经,唾液腺和唾液内.该病毒对酸碱,福尔马林,消毒液敏感,12%肥皂水,43~70%酒精,丙酮,乙醚都能使之灭活.该病毒不耐湿热.犬科野生动物常常成为病毒的宿主和传染源,被感染的动物可长期携带病毒并通过唾液传播,通常是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后而感染,健康的动物在皮肤粘膜有损伤时,也可能通过接触患病动物的唾液而感染.病毒进入易感动物的皮下组织,沿感觉神经纤维进入中枢神经,在脊髓和脑组织中繁殖,并由中枢神经向外扩散,损害神经细胞和血管壁而出现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变动很大,与动物的易感性,伤口与中枢神经的距离,侵入病毒的数量等有关.典型病例分为3个阶段.1,前驱期.病犬常躲在暗处,不愿接近人,不听呼唤,如强迫牵引会咬人.反射机能亢进,轻度刺激即引起惊恐或跳起.有时,病犬呆立凝视或望空扑咬.食欲反常,喉头轻度麻痹,吞咽食物时颈部伸展,唾液分泌增多.这个阶段约为2天.
2,兴奋期.病犬常因高度兴奋在外流窜不归,攻击人畜.这种狂暴的发作往往和沉郁交替出现.沉郁时卧地不起,表现得筋疲力尽.不久后又立起,表现出特殊的斜视和惶恐.受到外界刺激时会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和尾部.随着病势的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表现狂咬,声音嘶哑,流涎和尾下垂.这个阶段持续约2~3天.
3,麻痹期.病犬极度消瘦,呈现明显的麻痹状态.下颌下垂,舌头脱出口外,大量流涎,后驱和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为6~8天,少数病犬达10天.防治措施.使用弱毒疫苗对动物进行定期预防接种,对未接种的犬只进行隔离,遇有病犬或野犬应予以扑杀,被可疑病犬咬伤后应对伤口彻底消毒,先让伤口出血,后用肥皂水,酒精,碘等消毒处理,并尽快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最好结合免疫血清治疗.
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临床表现为脑脊髓炎,奇痒和发热.感染初期病毒存在于血液,内脏,鼻腔分泌物和尿液中,动物出现神经症状时,病毒已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干躁寒冷,耐酸怕碱.温热,紫外线,甲醛,过氧乙酸能很快使病毒灭活.病情多发于冬春,犬类主要是经口腔传播,其他途径为呼吸道,损伤的皮肤或粘膜.病毒入侵机体后在入侵的局部繁殖,并经神经纤维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经淋巴和血液扩散到全身各器官,病毒在神经系统内继续繁殖,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综合症,表现为奇痒.病犬在起始的淡漠之后发生不安,拒食,蜷缩而坐.体温间或升高并伴有呕吐.病犬抓挠舔舐痒处,继发大范围的烂癍,周围组织肿胀,甚至形成很深的破损.有时缺乏这种症状但病犬呻吟,表现某处有疼痛.还有的病犬会撕咬各种物体,跳向墙壁,摔倒于地.病犬不会攻击人但在发痒时会与其他犬只相斗.早期有麻痹流涎现象.大部分病犬会有抽搐,呼吸困难,24~36小时内死亡.致死率%.此病尚无特效疗法.预防措施.消灭鼠类,接种疫苗.如发生病情应隔离病犬,用2%烧碱消毒.
犬瘟热由病毒引起的接触传染性败血病.以发热,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严重的肠胃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原发性病原为犬瘟热病毒,但自然病例很多病变是由细菌并发症引起的.犬瘟热病毒在阳光直射下14小时灭活,60摄氏度30分钟灭活.0.75%福尔马林,或0.5~0.75%酚溶液和3%苛性钠对本病毒有良好的消毒作用。该病毒耐干躁寒冷,室温下能存活7~8天。犬瘟热对幼犬危害最大,病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受感染和已患病犬从眼/鼻分泌物,唾液和粪便中排出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污染物经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传染,也可经胎盘传染。多发于冬季,3~6月龄的幼犬最易感染。潜伏期3~5天,死亡率在30~80%。病犬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缺乏,眼鼻流出粘性分泌物,发热39.5~41摄氏度,持续约2天,然后降至常温。此时病犬感觉良好,食欲恢复。2~3天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病情恶化,鼻镜眼睑干燥龟裂,呕吐并发生肺炎,排出恶臭带粘液的血样稀便。发热早期白细胞减少,少数病犬的下腹部,大腿内侧和外耳道有水疱性皮疹,康复时干枯消失。神经症状多表现于感染后的3~4周和病情的末期。精神萎靡,肌痛痉挛,圈行,癫痫样惊厥,截瘫和四肢瘫痪,下颌,膀胱和直肠麻痹。丧失知觉,昏迷至死亡。治愈后的犬留有舞蹈病和麻痹后遗症等。
防治措施.接种疫苗。对抗犬瘟热的有效药物是免疫血清和球蛋白。免疫血清只有在发病早期配合抗菌素才有效。犬传染性肝炎由犬腺病毒I型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室温下能抵抗95%酒精24小时,因此注射器和针头仅靠酒精消毒还是有可能传播病毒.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各种年龄的犬均可能发病,常见于幼犬,发病和致死率最高的是刚断奶的小犬.病毒不能通过飞沫传播,主要是通过吃入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在急性阶段病毒分布于犬的全身各组织,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痊愈后终身免疫,但在数月至数年内肾脏持续带毒,由尿中长期排毒,成为最常见的传染源.病犬的潜伏期为2~9天,犬的表情淡漠,食欲废绝,体温达40摄氏度以上,后降至常温,常见呕吐和腹泻,有时腹泻带血,大多数病例表现为腹痛呻吟.还有些病例表现为头颈和下腹部水肿.一般不发生神经症状,也很少出现黄疸,在急性症状消失后7~10天,约有20%的犬眼睛呈现暂时性角膜混浊.很多病例出现蛋白尿,如有出血,往往难以止血.幼犬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成犬在发病后2周内恢复或死亡.致死率为25~40%.
防治措施.在幼犬9周龄时接种犬用传染性肝炎弱毒疫苗,在第15周龄时再次接种.治疗可使用特异性高免血清.对症疗法主要包括退热,止呕,止血.支持疗法采用补液,输血,保肝等.犬细小病毒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剧烈呕吐,腹泻和白细胞减少,心力衰竭和小肠上皮坏死为特点,临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急性心肌炎,主要危害幼犬,未接触过本病的成犬也有易感性.病毒由病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和唾液中排出,污染食物,食具和环境,病毒在粪便中能存活一周以上,康复犬长期带毒和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表现的带毒犬成为危险的传染源.病犬表现强烈,死亡率约为15%.病犬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种.
心肌炎型.病犬精神良好,或仅仅发生轻度腹泻,突然衰弱并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死亡率为60~%.肠炎型.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腹泻,呕吐,沉郁,发热,白细胞显著减少等.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先呈黄色或灰黄色,而后变为番茄汁样,直至带有血液,极为腥臭,病犬精神沉郁,厌食,体温升高至40~41摄氏度.继而迅速脱水,急剧衰竭.也有些病犬表现为连续几周的间歇性腹泻或排软便,也有些病犬体温并不升高.防治措施.在7~9周龄时进行免疫注射,两周后再加强注射一次.一般采用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如大量补液,止泻,止吐,止血,抗感染和禁食等.在初期应用高免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治愈率.肠炎型的病犬由于缺盐性脱水导致死亡,因此以输液为主.以格林氏液添加VC,肌苷,三磷酸腺苷,葡萄糖等来增加机体抵抗力.以氯霉素,庆大霉素防止继发性感染.发生本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犬,对犬舍和环境用10~20%漂白粉,或1%福尔马林消毒,对易感犬注射高免血清或疫苗.肠炎.
小肠粘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为涉及胃或结肠的更广泛的炎症.以消化紊乱,腹痛腹泻,发热,毒血症为特征.多数病例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霉菌引起,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少数是食物或中毒性肠炎.原发性肠炎常见于饮食错误,如大量饲喂蔬菜,蚕豆,豌豆,谷物,玉米等.驱虫药如硫酸铜也可以引起暂时性肠炎.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的紊乱,可引起慢性肠炎.防治措施.找出病因,加强护理.一般性肠炎只要除去有害食物,控制饮食,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和充分的饮水,往往会很快治愈.无论何种肠炎,在转愈时应逐渐转入正常饮食.为防止病势发展或继发性感染,抑菌消炎适用于各类型肠炎的治疗并贯穿于全过程.常用药物为:黄连素,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等.为减少肠胃蠕动可注射阿托品或-2等.如病犬体温升高可使用氨基比林或安乃近等.
难产指在犬的分娩过程中不能顺利的将胎儿生出体外.如处理不当会引起生殖器官疾病,甚至会造成母犬及胎儿的死亡.难产的原因有:怀孕期间母犬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加上孕期运动量不足而使身体发胖,分娩时因阵缩无力导致难产.母犬尚未发育成熟就已怀孕,因母体较小而发生难产.较小体型品种的母犬与较大体型品种的公犬交配,胎儿体型较大引起难产.
母犬先天性骨盆狭窄,畸形,发育不全或因体质虚弱引起难产.胎儿畸形,过多或过大,子宫捻转,阴道水肿或产道肿瘤.治疗措施.体型较小的母犬采用牵引术,矫正术等助产措施通常难以奏效,通过阴道或直肠检查胎儿的状况有一定困难.因此应尽快剖腹产.手术越早,胎儿成活率越高,母体康复就越快.由于阵缩无力,产道干燥引起的难产,可采用药物催产和人工助产.胎儿的方向,位置姿势及产道均无异常,而母犬阵缩无力,可以按摩腹壁,同时给母犬饮用糖水,皮下注射催产素0.5~1毫升,或肌注人造雌酚0.5~1毫升,如不见效,应及时采取剖腹产手术。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白殿疯初发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