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急性外耳道炎 > 诊断鉴别 > 伤阳气的西药,你一定要知道 >
伤阳气的西药,你一定要知道
当前,由于西医的普及,不少病人曾经大量地吃过西药。其中不少西药是伤害阳气的。我重视人体的阳气,所以临床上我尽量不用这些西药。
下面列出来一些常见的伤阳气的西药,各位自己对照来理解。如果没有必要,或者能找到好的中医,最好把这些伤阳的西药都停掉。至于有人稍有小病即大把吃西药的人,希望能赶紧警醒起来。毕竟人的阳气只有那么多,根本就耐不住不停地消耗的。
抗生素抗生素,包括口服药以及挂水、注射药,药物本身即损伤阳气。冬天挂水更伤阳气,本来温度就低,再把冰冷的药液滴到血管内,阴寒随之进入内脏。因此,在冬天不得不挂水时,最好先把药液温暖了,然后再挂。而且,最好弄个小棉袄套住药液瓶以保温。
抗生素并非不是好药,相火太旺之人,也可以应用。只是现在有些滥用而已。冬天室外温度常常非常低,远低于体温。寒凉的经液滴入血管内,需要人体阳气去温煦气化,这样就可能导致伤阳太甚。而以温水适当加温抗生素,根本不影响药效,且可大大减少体内阳气的消耗,有何不可?抗生素如此,其他在常温下滴注的药液也当如此。常常顾护病人的阳气,其本身就是一种治疗。作为医者,所谓不伤害,就是治疗。
激素激素,包括含氮激素以及类固醇激素,都可导致阳气极大地损伤。激素本来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但外用的激素都是化学物质,其作用于肾,可以把肾精中管我们寿命的阳气释放出来用。这个能量很大,所以效果非常神奇。但激素所动用的肾精本来是用来温阳以养命的,滥用激素过分地消耗了肾精,随之就会出现阳虚诸症。
越是久用激素,其损伤阳气的结果越是明显,越是出现一派阳虚的症状。对激素的使用要慎之又慎,非到万不得已是绝不要用激素的。但目前医生喜欢用它,因为马上可以看得出效果。有的病人胡里胡涂地就同意了。
特别是在民间,有不少个体医生用激素治疗慢性病,比如哮喘、风湿病等,虽然症状暂时会得到缓解,但是最终却会出现一系列比风湿病本身还要严重的副作用。如果已经使用了激素,还不能突然停止,激素它非常地霸道,否则原来的症状就会很快出现或者加重。一般我用温阳补肾法帮助病人减停激素,效果还不错。
虽然激素在风湿病的治疗中也有运用,但主要是针对一些急症和症状危重的患者,而且不能长期使用。如果滥用,轻则导致病情缠绵难愈,重则病情因此恶化,以致不救。前几天我的一个病人因误信民间土医之言用了激素治疗腰痛,结果反增心慌、胸闷、烦燥不适等症状,实在是医之过。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风湿类药伤阳气。比如吲哚美辛,它属寒凉性质。把它的副作用做为一种致病因素,当为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脾胃之阳受损,则运化失常,而出现消化道症状。
降糖、降压、降脂药各种降糖、降压、降脂药。这些药物以压以降以抑制以主,虽然能暂时地控制症状,但从来不能完全治好,病人要终生服药。人体的阳气是自然向上升发的,但这种治法却逆了生命的趋势向下压,则阳气不能自然升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人大量长期服用西药后,哪个还有正常的性生活?况且,本来病即属阳气不足,邪气内入而致。结果因为应用了这些药物之后,反倒令阳气更加匮乏,导致身体越发虚弱。
镇静剂镇静剂,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各种止痛药、安眠药等。这类药物的一个总的特点是激发人体潜藏的真精真阳,从而使病态的阴阳暂时恢复升降的功能,从而达到镇静的目的。其结果是耗损了阳气,也就是压制了生命。特别是各种止痛药、安眠药非常地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抑制了人体的阳气。清阳不能上升,则浊阴取而代之。
比如小儿昏迷惊厥,中医以扶阳强心法,但西医却主张用安定控制惊厥,结果导致不少病人阳脱而因此不治。再如中风患者因阳气衰微,虚阳浮越就会刺激中枢神经出现浑身抽筋、痉挛,西医只会为患者注射镇静剂。由于镇静剂具有抽取真阳的作用,并且中风患者的元气非常虚弱,镇静过量或长时间使用,就会导致患者虚脱死亡,这就是镇静剂的使用不能过量的原因。而正确的治法应该扶阳,使阳气潜藏,则虚阳可敛。
虽然不少西药会损伤阳气,但中医仍然有办法纠正。根据“寒则热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我用附子理中丸、四逆汤、桂枝汤等,配合针灸,达到了针药灸并用的双重效果,其温中散寒,益气健脾,调理胃肠,活血通络以及防病保健,强身壮体的作用,正可对抗该类药的伤阳副作用。
另外,鉴于不少人有阳虚症状,建议经常服用桂附理中丸(大蜜丸最好,不得已浓缩丸也凑合。当前,六味地黄丸成了不少人保持健康的安慰剂,其实不是太适合现在人的体质类型。)或者桂枝汤或者小建中汤等温性处方以养阳气。阳旺则气化得好,邪气自然祛除,就会让身体健康起来。
我为什么开始怀疑西医西药和很多人一样,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医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知道西医西药,不过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我开始怀疑它们。
1简单的感冒,西药是怎么治疗的曾经有几年时间(不是一天两天,是几年),我特别喜欢泰诺,一有感冒症状,就吃一颗,它很有效,然后有一天,我在想,它为什么这么有效,原理是什么?打开说明书一看:
“泰诺酚麻美敏片是一种复方制剂,配方中的对乙酰氨基酚为解热镇痛药;盐酸伪麻黄碱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氢溴酸右美沙芬为中枢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受体阻断药,可对抗组胺引起的微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流泪、打喷嚏、流涕等过敏症状。泰诺酚麻美敏片的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它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以上为节选)
这么翻译一下:
因为感冒会导致鼻粘膜血管肿胀,从而出现鼻塞现象——盐酸伪麻黄碱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
感冒会引起咳嗽——氢溴酸右美沙芬为中枢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
流泪打喷嚏流鼻涕——马来酸氯苯那敏为受体阻断药,可对抗组胺引起的微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流泪、打喷嚏、流涕等过敏症状
解热镇痛——主要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
看起来很精准很高科技,不过全部都是调节身体的各种反应来让人觉得“感冒减轻”了,如果其他几条比较复杂,那么第二条特别明显:
氢溴酸右美沙芬为中枢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
这是什么意思?好比说,有个人的胳膊受伤了,疼痛难忍,这时灵丹妙药来了,把你感觉疼痛的神经麻痹起来,不疼了。胳膊好了吗?用所有受过西医教育的脑袋来思考,也不会认为这样的治疗思路合理吧?
感冒了身体为什么要有反应?是不是把身体反应消除了,病就好了?这样的治疗会给身体留下什么样的隐患?想到这些问题,我对西医西药的治疗机理产生了怀疑。
2复杂的高血脂问题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年体检的时候查出血脂很高,用医生的话来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年轻,这么瘦,血脂又这么高的患者”。“你得终生服药,不然三十岁就会得心肌梗塞”。问医生为什么会血脂这么高,答可能是遗传,高脂饮食及未知因素,看样子我只能归于未知因素了。
当然,医生的思路是,赶快把血脂降下来,至于血脂为什么这么高,到底身体发生什么问题了,他们也不知道。吃了两个月立普妥(辉瑞出品,目前降LDL最有效的药物),血脂果然降下来了,我又一时忍不住,去看说明书了。
简而言之,立普妥的作用机理是,替代肝脏产生某两种物质,从而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以推论出,我的肝脏某些功能不知道什么原因受损,以至于至少不能产生这两种物质,当然“肝功能”这项指标正常)。但是这种药并不会把肝脏“治”好,只是高血脂的指标消除了而已,肝脏功能受损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隐患?对不起,我们现代医学还查不出来,也没法给您对症“治疗”。长期服用立普妥的副作用有没有呢,当然,包括横纹肌溶解,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性大大增加。
也就是说,血脂确实正常了,可是不小心会得肌肉溶解和肿瘤哦!医生让人家终生服药哦!到时候他们会对这些产生的病症负责吗?同时,可以进一步思考,病人终生服药对谁的好处最大?
大家可以去想象(以及了解)高血压,高血糖等其他疾病的西医治疗机理。
3大规模试验和双盲测试的错没错,这些药物都经过了大量试验,双盲测试,FDA认证,可是,反过来,正是这些测试和认证把它们逼到了绝境:
要大量测试和证明它的效果,必定要量化,针对什么进行量化最容易?当然是症状(人体的好多机制还搞不清楚咧),所以这些药物确实有效,定点的症状消除了,可是你的身体是不是健康了,别的指标是不是又会出问题了,现代医学管不了那么多。同样,为了通过测试,药厂最关心的就是那些指标和参数,而不是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两种药正好是两个典型的思路,一个是抹除身体反应,一个是替代身体的功能。其他的药,如果你手上正好有说明书的话,也仔细看看吧。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
6、当前宗教及整个人类出现问题积弊已深,非“多元一统”不能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思想混乱——“百家争鸣”时代如何实现“一统”?唯有宇宙之“道”贯通天地,贯通万物,贯通多元化思想,冲破概念固化,萃取内涵实质——实施革新,才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中糅合当今成就得以实现——既尊重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回归(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族、国家或共同体的“一统”。否则,各自站在自我立场,各自服务自我利益,只能导致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7、革新在于应用。应用在于适宜。适宜在于立足现实,体悟大道,传承历史,糅合文明,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相对圆满有效解决人类当前及未来存在问题。
8、道教以宇宙之“道”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据。“道”做为万物诞生的本原,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独立存在——其前者存在远远不能够真实反映后者,决定人类现实问题永远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独立存在,远大于概念存在,不应被概念束缚和局限,而立足真实体验及当前状况,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做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华祖先以“道”的理念赋予子孙后人(龙的传人)之教化,包括狭义道教——具有特定教义、教规、仪程、团体性质与广义道教——具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实施全民教化性质的统一。史实证明,道教源自中国远古文明,自盘古开天至三皇五帝以来形成整个中华文明史“道统”传承——正是中华民族早期祖先对“道”的天人合一的实践、认识与教化,才形成并维系中华博大文明。如果脱离狭义与广义道教的存在,中华民族及文明将不复存在。以此,完整、真实的道教概念与“无神论”及社会学者通常所谓“道教”概念有本质差异,前者认为道教由中华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沟通直接创立并演变,后者则狭义认为由张道陵创立,并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形成对道教的割裂认识。
10、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以“道”为存在根本和演化,顺则生,逆则亡。“道”的实质即具有“阴、阳”两种相对属性平衡一体的混元真炁(气)——同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灵性)的统一,造化生成万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依据不同体悟对其称谓不同,如“盘古、盘古老祖、鸿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无极老祖、无极老母、无量天尊、祖始爷、老天爷、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蕴含“开天辟地创世纪、宇宙永恒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称谓,概指其也——智慈兼备,威仪大方,法力无上,人神共仰。人类信仰其,与其能量和智慧沟通,既祈保平安,又实现心灵回归终极价值,等同追求与遵循自然大道——高扬真知与慈善(顺从自然规律),力挽无知与卑劣(违背自然规律),体现出信仰与修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类普世价值。
11、道教对混元真炁具有独到而系统认识,认为混元真炁不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盘古,而且对于“开天辟地”起主导作用,称谓“先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天地生成之后阴、阳二气交合形成“后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三”,具有诞生生命万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称谓“灵魂”——灵魂元炁相对宇宙而言属于“后天”,但相对生命肉体而言又属“先天”。同时,生命肉体由父母阴、阳精气物质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两者“元炁”对于生命体而言同属“先天”,共同构成生命体具有能量与智慧的本质存在和有机运转。但是,大多生命体失却清静心,不认识生命本质与修行,对于元炁只知用而不知节,更不知养,造成身心疲惫,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体心态清静,静则阴阳平衡合于元炁特征,元炁得以节、养,生命体获得运转必须的能量与信息(灵性、智慧)。以此,以提升灵魂能量和信息的修炼称谓“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谓“明道”或“得道”,并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类战争、冲突不仅发生在同一宗教与文明之内,而且发生在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反映出人类本身对绝对永恒“大道”真理认识及实践的局限性与悲哀性,同时反映出人类所认识及实践的永远只能是相对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永远不能代表绝对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够代表,但其隐于无形,从来不曾直接临世,仅以派遣使者方式传播文明,形成相对真理。以此,对“道”的虔诚、虚心信仰和修炼必将成为全人类共有课题(任务),而使得人类有神论、无神论以及各宗教信仰、修炼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连,感应无形(大道),实践有形,克服小我,存异求同,共同谋取和谐生存最大福祉。
13、宗教以“人、神”共同存在为存在——依据“阴阳互根、对应并存”原则,人的灵感反映来源于神,有什么样人就有什么样神。反之亦然。人、神表现为同一生命本体的“阴”、“阳”形态。由于“阴”、“阳”形态不同,人、神以“灵魂感应”、简称“灵感”沟通。“灵感”来自于个体的人的灵魂反映,与个体的人“道行”——真实反映“道”的能力有关,仅代表个体的人的认识。以此,神既是客观独立存在,又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人即神,神即人,人、神既独立又统一,辩证表现为神支配人,人体现神。而可以说,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智慧代表其人、其民族之神的法力与智慧——在世界范围,神不是永恒唯一的概念,而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神,与不同民族或人群有直接文明渊源,或有一定血统渊源。同时反映出,人类文明复杂历程代表神界复杂历程——神界与人间大致对应。也就是说,人、神虽然“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共同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只有“大道”永恒,人、神以“道”相通,共同遵从。
14、在世界范围内,一定意义可以说,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诞生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就没有传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仅有中国“盘古开天地”神话传说或道教神学具有思想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统一,反映中华文明对于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认识,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断线的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无论将盘古做为“中华根祖”景仰,还是做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无边,智慧无上”史实依据,使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豪、自责、自励,屹立世界东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思想,称谓“道德文明”——不仅以“道”的真理认识直接转化为科技与文化艺术生产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实践直接决定社会和谐与进步发展,谋取实现人类生存身心自由,树立人类文明典范。
15、客观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如何诞生及确切诞生时期,今人难以考证。也就是说,没有充足理由断定人类是地球最初及永恒生命——以及万物之灵。但是,可以断定,人类是自然界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后优胜劣汰——“合道则生,背道则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万物,并选择遵从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说,只有人类诞生之后,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类违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则和方法取代人类主宰地球,人类或者不能够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选择。
16、依据能量不灭定律,如果人类不能够存活地球,则灵魂必然向其他时空转化。如何转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转化地球,为其他生命(邪灵动物)所主宰。绝非虚言,现实生活“邪灵”附体祸害人类事例——各类精神病、顽固绝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过人类主宰地球,这种事例还相对属少数。另如人类历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灵”支配造成人类大范围劫难。只有提升灵魂(元气)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适宜生存的时空转移才是出路。以此,人类有生必然有灭,没有绝对永恒,人类生存唯一重要意义在于立足世俗需求实现灵魂升华,相对实现身心自由。
17、本质而言,人类劫难唯一归结为心灵(灵魂)劫难,元气耗散,不知亦不能回归,坠入“邪气”侵袭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与自我修炼不能免除。所以,人类虔诚信仰天帝(及神界)价值和意义在于人类以“心灵回归——清静”方式获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气(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须的能量及智慧。接下来,人类又持续以“阴阳平衡”为特征的元气相对持久维持心灵清静,提升道德素养。所谓“人不远道,道不远人”,以实现“我生存,众生亦生存;我自由,众生亦自由”,而实现人类生存(和谐秩序)良性循环。以此,体现出(宗教)信仰与(元气)修炼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天帝教化,启发智慧,清静自然,节制欲望,化解仇恨,宽恕博爱……
18、关于正、邪——天道循环,宇内没有绝对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和相对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征生命或者事物生长、化育及衰败、消亡自然规律的内在因素及表象存在,并且相互转化,对生命存在或事物运转发挥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正、反”物质同时存在。对生命体而言,正、邪有内外之分。并由于生命存在“有诞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规律,邪气通常不同程度胜过正气,以邪气占主导,所谓“十人九邪”。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转的。只有发挥人、神做为主观能动性,修养补充先天元气,才有可能相对改观——人、神元气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说“功力”高深,也就是说元气造化万物、所固有阴阳平衡“清静”的能量和灵性相对较大,大于人体内邪(气)与外邪(气)总和的能量及灵性,而使正气暂时胜过邪气,即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使生命体身心相对逍遥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况人唯有修持元气、超越“正、邪”才能相对持久实现身心自由,而摆脱或延缓正(神)转变为邪(魔)的生死轮回。
19、宗教对人类生存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人性弊端)人类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始终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务实而信,不全面而信”——“迷信”及宗教异化变质问题。也就是说,迷信及异化不是宗教本质,而是宗教产生、传播、信仰过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统必然有异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败坏声誉的诸多事例,或使宗教脱离“教化”内涵实质,仅存“教会”外在形式,产生“伪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严重发展到宗教对立面,产生所谓“邪教”——具有“精神鸦片”——欺骗性及伪科学性特征,极大伤害人类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两大派系或者说两大属性:“正教”与“邪教”,中国神话作品《封神演义》所谓“阐教”与“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称谓,而是宗教本身“正、邪”两大属性的相对概念,核心问题在于是否遵从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世界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认识与专制独断——“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时,正是由于交流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的状况激化与挑起宗教冲突。
21、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都不能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世界宗教和谐共处在于遵从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体现出人类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谐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阐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召开“弘扬大道精神,树立宗教正信,共谋人类福祉”世界宗教大会,承担世界宗教和谐共处主导责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与修炼的统一,人神沟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无时无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无时无刻不愚昧——永远是“道”的谦卑信仰、修炼者。
西医治人生的病,中医治生病的人。这就是中西医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这样吧,思路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方法和结果当然也不一样。
当然,我再也不会吃泰诺和立普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