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急性外耳道炎 > 护理保健 > 王小林教授晚期前列腺癌的全程规范化管理 >
王小林教授晚期前列腺癌的全程规范化管理
课程简介
前列腺癌在欧美被称为男性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且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更注重治疗手段,而忽略了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全程管理。医院泌尿外科王小林主任接受了丁香园专访,介绍了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以及全程规范化管理方法。
中国前列腺癌筛查现状不容乐观,60%~70%的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
前列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肥胖和高脂饮食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证实环境和自然因素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现在亚洲人群的饮食习惯日趋西化,饮食结构中高脂食物含量增加,而粗纤维食物和水果蔬菜相对下降,这是导致目前亚洲国家前列腺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并最终降低其病死率。但是和欧美相比,中国前列腺癌筛查远远不够,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现症状后才就诊,因此60%~70%的患者初诊时已处于晚期。
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推荐,对于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或者45岁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应该定期进行PSA筛查,然后根据筛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首次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手术和放疗都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而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应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其他方法治疗。
对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年前一直都采用标准治疗方案,即内分泌治疗。年以来CHAARTED研究和STAMPEDE研究相继证明多西他赛单药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明显延长mHSPC的总生存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化疗在mHSPC治疗中的地位。
版NCCN指南及EAU指南均推荐内分泌治疗联合多西他赛作为首次治疗的、能耐受化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自年以来,国内很多中心开始开展相关研究,并推动了版《转移性前列腺癌化疗中国专家共识》的编写,从此国内mHSPC开始采用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年,又有新的临床试验显示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可用于mHSPC的治疗。
绝大多数mHSPC经过平均2~3年的内分泌治疗后,会进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阶段。对于mCRPC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和社会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既往接受过多西他赛化疗的患者在进入去势抵抗阶段以后,可以使用多西他赛再次化疗。此外还可以选择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如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但其中只有阿比特龙已在中国大陆上市。
对于老年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方案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80周岁以上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化疗时,药物使用剂量会受限。
既往化疗方案不建议75岁以上患者进行全程化疗,但是现在对于超过75岁的高龄患者,如果患者体能状况良好,经过一定时间摸索以后,在调整化疗方案和用药剂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
王主任表示,对于这部分患者,通常将多西他赛剂量由原来的75mg/m2降到50mg/m2。
加强晚期前列腺癌全程规范化管理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可能会越来越高,晚期前列腺癌患病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加强晚期前列腺癌全程规范化管理刻不容缓。目前国内临床医生大多专注技术,在疾病的全程管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并且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
要实现晚期前列腺癌全程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实行规范化诊疗。而在精准医疗时代,肿瘤治疗已进入多学科协作模式。
前列腺癌的多学科规范化诊疗需要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和核医学科等科室合作,参与疾病诊断、治疗和随访的全过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和随访方案。
其次,在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