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急性外耳道炎 > 护理保健 > 宝宝这里不能ldquo太干净rdq >
宝宝这里不能ldquo太干净rdq
毛茸茸、粉嘟嘟的小宝宝总是能让人挪不开眼睛。
自从当了妈,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宝宝捯饬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心里才舒服。
尤其忍不了宝宝鼻孔里有“鼻屎”,一定要抠出来;也忍不了耳朵里有“耳屎”,一定要挖出来;甚至给宝宝清洗私处的时候都很卖力,生怕洗不干净。
但是你知道么?正是妈妈这一好心之举,却可能办了坏事,让宝宝受伤,甚至感染!今天要提醒妈妈们的是,宝宝身上这8个部位,再“脏”也别乱抠!
掏耳朵
当心掏出中耳炎
不少妈妈不仅自己平时没事就喜欢挖耳朵,还总喜欢检查一下宝宝的耳朵里干不干净,是不是耳屎多了,需要掏。殊不知,虽然它的名字叫“耳屎”,但是它却是个好东西。
?可以黏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细菌、病毒等
?还有消毒的作用,可以杀灭少量的细菌和病毒
?能阻止小虫和其他异物进入
?可以吸收外来的水,防止脏水深入,预防感染
?能像消声器那样减弱声波的冲击,保护鼓膜和内耳
“耳屎”是一道保护耳道的天然屏障,所以宝妈们千万别再随便给宝宝掏耳朵了!
?掏耳朵时,宝宝好动,不好控制,可能一不小心就损伤宝宝外耳道的皮肤。还可能发生意外,穿破鼓膜,造成耳聋。
?如果使用的工具不干净,可能引起急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给孩子造成很大痛苦。
?家长操作不当,可能会将外耳道的“耳屎”推到里面,压迫耳膜而引起耳痛、头晕、咳嗽、以及头痛等症状。
?长时期掏耳,还可引起外耳道慢性损伤
抠鼻子损伤鼻黏膜
越抠分泌物越多
过度清洁容易细菌感染
宝宝鼻涕多、有鼻屎,妈妈怎么能忍!既觉得又脏又丑,还会担心影响宝宝呼吸。
于是就找各种工具:棉签、镊子、吸鼻器等,来给宝宝清理鼻子。不知道给宝宝挖过鼻孔的妈妈有没有发现,今天清理干净了,明天会出现更多。
?鼻屎越挖越多
鼻黏膜上布满了分泌腺,每一次的清理,都会对粘膜造成刺激,促使它分泌更多。很多管不住自己的妈妈就会更想挖,挖完又刺激分泌,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过度清理,反而更容易生病
宝宝的鼻腔分泌物中含有各种酶,具有消灭病菌的功能,这些分泌物是预防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过度清理不仅把有益的酶清除掉了,而且容易损伤鼻黏膜,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尤其是呼吸道疾病。
?频繁挖鼻孔,是宝宝爱流鼻血的根源
鼻黏膜上的循环血液非常丰富,每一次人为的清理都可能会对鼻粘膜造成损伤,也就增加了宝宝流鼻血的风险。
鼻屎多了怎么办?
如果有鼻屎,但不影响宝宝呼吸,不用特殊处理,鼻屎会在宝宝活动或者洗澡时,自行脱落。
如果宝宝已经鼻塞,首先要分辨,鼻塞是分泌物阻塞,还是鼻黏膜水肿导致。
?如果是粘稠分泌物阻塞,可用浸满橄榄油的棉签,涂抹鼻黏膜,清理分泌物;如果分泌物很干,可先滴1-2滴生理性海盐水,待分泌物软化后,再用橄榄油棉签清理。
?如果是感冒原因导致鼻塞,多是鼻黏膜水肿。可以让宝宝洗澡时,在有水蒸气的卫生间多待一会。
?无论是哪种鼻塞,处理后,都要对鼻粘膜进行保护。每天早晚,用棉签蘸橄榄油涂于鼻腔内,既有利于鼻粘膜的损伤修复,还能减少分泌物。
宝宝头垢不能抠
抠破可能导致头部感染
有些家长说,宝宝头上不知为啥长了一层灰灰白白的东西,有的地方还挺硬,抠都抠不下来,这就是头垢。
在清理宝宝头垢的时候,如果用手抠的话,不但可能弄疼宝宝,伤害宝宝娇嫩的头皮,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头部出血、感染等。
但头垢又确实需要及时清理,头垢长时间积聚在头皮上,会堵塞宝宝正在发育的毛囊细胞,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
宝宝头垢怎么清理?
?洗澡时,将水轻轻地淋在宝宝头上,注意别把水溅到宝宝的眼睛和耳朵里。
?在长头垢的部位擦一点宝宝油或是橄榄油,闷一会儿。
?10-20分钟左右,头垢软化后,用软硬适度的刷子(比如儿童牙刷)把大块的头垢刷松。
?用宝宝洗发液洗头,然后用清水把洗发液和头垢冲洗掉。最后再用柔软的干毛巾将宝宝的头轻轻拭干。
给男宝宝洗小JJ别强翻包皮
容易撕裂伤、感染细菌
很多男宝妈包括我自己,都觉得一定要尽量把小JJ的包皮往上撸,才能洗干净JJ头。但其实,绝大多数男宝3岁前,包皮和龟头“生理性粘连”,这恰恰是对阴茎的保护。包皮与龟头粘在一起,没有缝隙,细菌就也很难进入。
但如果强翻包皮,人为过早造成宝宝的包皮和龟头之间出现缝隙,细菌也会乘虚而入,加上强翻包皮可能损伤宝宝皮肤,就更容易感染了。
男宝宝私处应该怎么洗?
可能有的妈妈会觉得,每天只用水冲,还是会有“脏东西”(乳白色的物质)洗不掉。这是“包皮垢”,包皮下积存的废物,宝宝有这些也很正常。包皮垢属于脂类分泌物,即便撸着洗,也很难清洗干净,因为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油。
?宝妈不妨在包皮和龟头上给宝宝涂一些橄榄油,待1-2分钟,再用浸满油的棉签轻轻擦拭,就可以很轻松的去掉包皮垢了。
?如果宝宝尿尿很困难,尿尿时JJ头有小鼓包、尿很细、尿完还会滴很久,就要带宝宝看医生了,可能会给宝宝扩张包皮口,妈妈听医生的处理意见就好。
给女宝宝洗私处
别扒小阴唇
以免破坏阴道自洁能力
有些细心的宝妈可能会发现,女宝的阴道内有时会有透明或白色的物质,甚至是血性分泌物。就总想扒开私处,给宝宝洗干净。
但宝宝私处有分泌物,是因为刚出生后女宝体内来自于妈妈的雌性激素造成的,慢慢的激素消退了,分泌物也会慢慢消失。
即便是大一些的女宝儿,阴道内可能也会有一些分泌物,这是有杀菌、抑菌、保持酸性环境等保护作用的,把这些分泌物都清洗掉,反而给了细菌侵犯的机会。所以宝妈不必紧张,更不用过度清洁。
女宝宝私处应该怎么洗?
约有三分之一的3个月-6岁的女宝宝,小阴唇可能会有“生理性粘连”,随着宝宝长大,会自行消除。如果每次洗私处的时候,都扒小阴唇,有可能会给女宝造成伤害,增加感染几率。
“桃心部分”是大阴唇,可以轻轻扒开,冲水
?给女宝宝清洗私处时,可以轻轻扒开大阴唇,但一定别扒小阴唇。宝妈可以用温水,从前往后冲洗女宝会阴部,冲掉表面的污物就可以了。
?少数女宝的粘连会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宝宝正常尿尿了。如果宝宝出现排尿费力、尿尿时经常哭闹、或经常尿路感染的情况,就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马牙千万别挑
挑破可能严重感染
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些新生儿出生后,在牙龈上可见一些黄白色的小颗粒,俗称“马牙”。
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或为黏液包裹的黄白色小颗粒。它是牙齿在发育过程中牙釉质没有被吸收而形成的角化钙,很像小牙,所以叫“马牙”。
它可能会存在较长的时间(数周或数月),逐渐脱落,自然消退,不需要医治。家长千万不要挑破,以免引起感染,严重情况还会有生命危险。
鼻子上的小白点别挤
否则容易感染
很多小宝宝鼻尖或鼻翼两侧会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的小点,这个叫“粟粒疹”,是因为皮脂腺的堆积而成。
不要去挤,也不要用任何药物,更不要去抠、去挑,否则容易感染。每天洗澡的时候帮他擦擦,过段时间自然会好。
乳房增大不能挤
增加感染几率
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后不久都可能乳房看起来胀鼓鼓的,或者出现黑色乳晕,甚至有些还能挤出乳汁。
这是因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受到了妈妈孕激素和泌乳素的影响,属于正常情况,一般在2—3周内就会消失。
家长千万别手欠,或者误信老人言,给宝宝挤乳房,那反而增加了宝宝乳房的感染几率。
想看往期精彩文章,戳下面标题:
这6种凉鞋千万别给宝宝穿,易致内八字、足内翻
夏天剃光头、光屁溜,宝宝反而更热!这5个消暑误区很少有人都做对1岁宝宝坠床后死亡,伤到脑部后,这三件事,妈妈千万不能错!
最伤宝宝眼睛的不是手机,而是父母做错的这6件事!
3岁宝宝得糖尿病!这些隐患极大的食物,千万别给宝宝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