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筑建文推文TOP3何镜堂工

年最热推文的TOP3属于何镜堂工作室!

年4月2日是何镜堂院士78岁生日,作为何院士的粉丝,每筑建文向他学到的更多是做人的道理:在顺境中虚怀若谷,在逆境中坚忍不拔;淡定从容,笑对人生。如今面对建筑设计行业的裁员减薪潮,相信何镜堂院士的故事,47岁重新起步施展自己对建筑的抱负,激发的是一股正能量。

进入21世纪,中国在目前的世界各国中,建筑的速度已进入“伟大”的行列。而很多中国建筑师在近十年建成的作品数量都可以用“巨大”来形容,但令人惋惜的是,其中创意绝妙者凤毛麟角。虽然“模仿”不失为一种学习手段,但长期无创意毕竟是危险的事。有人调侃说中国建筑师目前靠吃“激素”生活,为什么不去摄取正常的“营养”呢?原因很简单,高速经济增长下,中国的建筑市场发展太快了,而中国建筑师普遍不想吃苦,只求速成。对青年建筑师而言,躲避艰辛和急于求成的想法是非常致命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普遍真理。

作者:赵敏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你年老了,退下来时,人们还一样尊敬你、关怀你、呵护你,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与他们相比,我虽算不上成功,而且还在拼搏,但我认同这个观点,似乎多少也有点感受。

——何镜堂

图1何镜堂院士(何镜堂工作室提供)

今年78岁的何镜堂院士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严谨的学风、谦逊的气质、低调的为人,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都堪称建筑业界典范。当我们与何院士一起漫步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中,不时遇上一些陌生的年轻人,向他投以尊敬的眼光,亲切地叫声“何老师好”,还有人向他要签名。我看到了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许这就是他追求的人生。

图2华南理工大学校园里学生请何镜堂院士签名(左一:学生,左二:何镜堂,左三:朱小地)(摄影:窦志)

开创性的起步

临近世纪之交,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很多事件在萌芽中孕育着新世纪的发展方向……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历时一年多的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方案揭标;中美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双边协议;澳门回归祖国;……

对于何镜堂来说,那年12月,他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此之前,何镜堂已身兼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和建筑学院院长两职,在很多人看来,拥有院士的身份就已经意味着功成名就,没有必要再做具体工作。

然而面对21世纪的到来,何镜堂认为院士荣誉应该是新的起点。

90年代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改革,为并校扩招在全国征集设计方案。何镜堂组织了几位研究生,全身投入到这个竞赛中去……没想到他们的方案在多个参赛方案中一举中标,成为实施方案,这无疑对何镜堂是个巨大的鼓励。为了顺利完成这个当年国内最大的校园规划设计项目,何镜堂工作室便诞生了。

何镜堂院士在61岁时选择了再次出发。

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喜欢讲述年的故事,何院士建设以导师带学生为主要力量的工作室,当时在全国是有开创意义的,阻力很大,但他顶住了压力。

他的一向原则就是:认准了的去做,时间会检验一切!

对于这个大胆的布局,我们只有回溯到年的那个大环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边设计边改造的环境

何镜堂说,回学校从事建筑创作,走设计、科研、教学三结合的发展道路,是他年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毅然回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初衷。

在何镜堂的文章《我的建筑人生》中,他这样写道:“年,我与研究生及设计骨干一起尝试组建创作工作室,进一步把研究生培养、建筑创作与研究结合起来。建团队之初,为了解决办公用房问题,我们自筹资金,首先把尚未分配的住宅首层改造为工作室,每天一大批青年人分组在这里工作学习,研究或讨论方案,到晚上工作室灯火通明,常常是夜深人静,依然能见到建筑师们忙碌的身影。”

图3工作室原状之一

图4工作室原状之二

20世纪末,适逢中国建筑业的“井喷”时代,也是“建筑师突击”的时代,何镜堂用“既是导师,又是战友”来定义他和学生的关系。学生们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心情阳光,工作室的空间里充满了自由、自主的创作氛围。何镜堂善于抓大放小,他擅长萃取精华,整合创意;方案既定,他就放手让学生们去“释放激情”,关键节点他控制,后期怎么发挥创意、怎么制作表现不会过多干涉,学生们有充足的空间展现才华。

年,何镜堂工作室把旁边一栋原中山大学期间留下的小别墅及一栋二层小楼改建为园林式工作室,大大改善了工作和学习环境。80年前,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们的居所。但如同中国大多数顶着文化保护头衔的废旧建筑一样,在相当长时期里,这里缺乏维护修缮,一度是白蚁侵蚀、青苔遍布的凋零景象。工作室李绮霞总建筑师说:“修缮改造之初,我们看到这里的墙体已经酥化了,门窗也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但我们的设计想尽可能保持其原貌、外形、肌理,砖木墙体已经不能顺应时代需求了,需要拆掉,但黄墙红瓦的外观不变,所以要把屋顶的红色瓦片全部揭开,再重新铺回去。”

图5屋顶鸟瞰(摄影:陈尧)

年、年、年,工作室设计团队分三个阶段对这一废旧历史建筑进行改造,事实上建筑改造一直都没停下来,设计师们在这里一边工作一边整饰建筑环境。

图6入口(摄影:窦志)

文化保护区的优秀历史建筑不是文物,但同样承载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样值得尊重,绝非“一拆了之”,何镜堂希望把岭南园林那种“通透”、“幽静”、“隐约”的味道引入这个改造后的工作室。在屋顶,设计人员引入了一种叫“针叶佛甲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妙处在于不需要浇水却一年四季常绿,而且起到非常好的屋顶隔热效果。在院落的中庭,设计人员保留了原有的大乔木,在庭院中点缀了各类果树和景观树种,丹桂、鸡蛋花、芭蕉……当然整个园林景观的点睛之笔是围绕庭院的锦鲤池,坐在中庭的玻璃房会议室,整个庭院景观一览无遗。各种园林景观的设置还有一个妙处在于营造出整个院落的层次感,中庭新增加的两个玻璃会议室都采用玻璃材料,通透采光,但却不是毫无障碍的直通,院落里错落的花草遮拦,保持了会议室一定的隐私空间。年,工作室成立10周年之际,多位建筑界的同行踏足于此(其中不乏见多识广的建筑院士、大师们),无不赞誉有加,“舒适、”“幽雅”是被提及最多的赞誉之辞。大家都说:要是全世界的建筑师工作场所做一个评比,这个工作室肯定名列前茅。年,这个面积不到平方米的改造建筑,在广东省举办的“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中,一举夺得“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图7通透(摄影:窦志)

图8幽静(摄影:杨叔庸)

图9屋顶种植大量的针叶佛甲草(摄影:窦志)

图10屋顶植被种植情况

图11庭院中层次丰富的植被1(摄影:窦志)

图12庭园中层次丰富的植被2(摄影:杨叔庸)

图13庭院的锦鲤池(摄影:窦志)

图14玻璃房会议室(摄影:陈尧)

图15花草树木掩映的玻璃房会议室(摄影:窦志)

尺度宜人、环境优雅的岭南园林式工作室,为团队带来了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使工作室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工作室的墙上,贴着工作室同仁们共同的愿景:“我们一家人”、“我们来到工作室是为了建筑创作,我们留在工作室是为了出更好的建筑作品。”

图16工作室室内展示区(摄影:窦志)

欲详细了解何镜堂工作室改造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km.com/wadzz/1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