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急性外耳道炎 > 诊断鉴别 > 中山人,再也不要随便掏耳朵了没想到危害 >
中山人,再也不要随便掏耳朵了没想到危害
掏耳朵
有的人只是觉得很舒服
却没想过它的危害
很多人把掏耳朵当作一种享受
以为掏耳朵是一种爱干净的表现
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病痛
1关于耳屎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耵聍过多却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有时还会刺激外耳道,使耳道发痒。所以,耳屎过多就应把它掏出来。但是,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那么常掏耳朵有什么危害呢?1.常掏耳朵会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
2.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3.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4.同时,还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5.经常掏耳朵,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可能把大块的耳屎捣碎,耳屎碎片有可能落入外耳道深部,一旦耳屎粘在了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样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Tips:有经常掏耳朵习惯的人就得注意了,应该尽量控制一下自己的习惯,或少用些硼酸酒精,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里面也就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自己掏耳朵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其实,一般情况下,耳屎是不用掏的,更没必要天天掏。
因为正常情况下耳屎会自动往外排,人在说话或咀嚼食物时,颞颌关节的运动会帮助耳屎往外排。
除了少掏耳朵,我们还应该科学用耳:1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时,要佩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2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3用耳机听CD或者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4洗头或者洗澡时,可用棉花塞住耳朵,避免污水流入耳道;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要进行频繁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就可以了。生活在这个充满精彩充满各种美妙的声音的星球上,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耳朵才能感受到所有我们想感受到的美妙。
赞赏